本网讯 为促进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12月19日下午,我校能机学院与华东交通大学电气学院联合举办主题为“电能互通,‘势’在必行”的“聚能环”辅导员成长赋能沙龙,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饶先发、软件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兰新华、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凯、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王国勇、华东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党委副书记刘修财、以及来自华东交通大学、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3所高校20余位辅导员参加了此次沙龙交流会,会议由王国勇主持。

会议伊始,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江西理工大学的校情宣传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详实的解说,进一步了解了江西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能机学院党委书记饶先发致辞。他对各位兄弟院校学工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详细介绍了学校及学院的基本情况。饶先发指出,辅导员在大学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和指导者。他希望通过本次沙龙,各高校辅导员之间能加强交流互动,共同探讨辅导员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成长环境和服务。

随后,沙龙进入了主题分享环节。首先是就业工作主题分享环节。华东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党委副书记刘修财带来题为《构建“一体两翼五精准”的工科就业育人工作体系》的分享。一体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两翼即聚焦学业和就业两翼、五精准即坚持“五个精准”。刘修财详细阐述了其构建的“一体两翼五精准”工科就业育人工作体系,精准打造学院就业工作格局。


我院致远启航工作室主持人杨毅以《“五字”就业工作法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题,分享了自己在就业工作中的宝贵经验。他提出的“全”员协同、“提”升能力、“精”准帮扶、“分”段分类、“拓”展岗位等五个方面的措施,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学风建设主题分享环节,华东交通大学螺旋桨学业指导工作室主持人江雅琪以《构建“12345”机制,拓宽学风建设新路径》为题,介绍了自己所在学院在学风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她通过构建一套完善的学风建设机制,包括一个目标、两个平台、三支队伍、四项措施和五个保障,有效推动了学院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我院学工办主任兼团委书记郭峰带来了《创新“四航四度”学风建设机制,打造学风建设体系》的分享。他从“导航、启航、护航、远航”四个维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如何构建一套全方位的学风建设体系,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学习环境等措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在党建爱国教育主题分享环节,我校商学院学工办主任兼团委书记彭小亮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经验分享》为主题,分享了商学院在党建工作中的宝贵经验。他详细介绍了商学院如何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素质,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彭小亮的分享为与会辅导员提供了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对于推动学院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软件工程学院辅导员武绍杰带来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意蕴与战略要求》的分享。他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意义、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并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软件工程学院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创新实践。武绍杰的分享让与会辅导员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进一步加强学院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沙龙主题分享结束后,现场进入了互动交流环节。与会辅导员围绕学生工作这一主题,积极发言,分享经验。大家纷纷表示,通过交流互动,不仅拓宽了思路,还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分享期间,还举行了江西理工大学能机学院第二批辅导员工作室授牌仪式。


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一同合影留念并参观辅导员工作室、党建工作室、一站式社区、红色书屋等地点。


此次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辅导员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经验和做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李佳帅 图/杨佳伟